赵明
深入的沟通
本来家人彼此表达关心,是很自然的事,不需要什么特别学习。父母儿女在相处互动中,彼此了解,相信,且尊重。但在现代的社会里,家庭,特别是基督徒的家庭,成为魔鬼,世界那反神势力的攻击对象。 在启示录12章讲到龙因为无法害到那妇人(以色列人或基督徒),就转而与他的儿女争战, 藉着各样管道,使父母与儿女关系疏远,使他们离开信仰,变得彼此感受不到爱和谅解。所以今天父母反而得重新学习如何向儿女表达爱和关切的智慧。爱里没有惧怕,作父母的要用各样的方式,使儿女的心转回。
有个令人费解的现象,就是我们成人可以对外面的人表达爱心,却对自己家里的人讲不出来,也作不出来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太专注在解决眼前的问题上,吃什么,穿什么,作什么,没病没灾没冲突就过关了。如果他们有问题,反而有机会对他们多加强影响力,孩子能具体感受到父母的爱;如果孩子乖,没有要操心的问题,父母就会疏于更多的影响他们,孩子也不大确定父母的爱。我们忽略看到他们是正在长大成熟却还未成熟的个体,是神要我们继续影响他们的负担。采取被动策略的父母,很难建立有效的沟通。沟通是双方面的努力,但总有一方先开始,是那方?就是父母。
前面说过,青少年儿女最怕父母把他们仍然当孩子一样看待,只在乎他们吃饱了没有,他们需要深度的沟通,就是在乎他们的想法感觉。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,处处替他们作决定,他们需要被引导来自己作选择,即使错了,也接受他们,帮助他们重新开始。所以,首先我们必须审查自己的态度,是否尊重,是否谦卑,是否带着恒久忍耐的爱?
每天找机会和他们聊几句,问候,问他们对周围人事物的看法。如果从他们进家门到晚上睡觉都没有让他们表达几句的机会,这就很危险了,久而久之,他们就习惯与不和父母沟通了。不要容忍他们把房间门关起来,上网遨游世界,他们必须知道,住在家里,他们就必须学习和家人沟通,是责任,也是情理。住在外面,也要养成固定与家人报告生活情况的责任,教导他们,这是爱的表达。
和他们讲话,不是两个人都面对电视,而是眼对着眼,态度轻松,带着微笑,专心的听。不是远距离的喊话,是就在身边,轻声的说话。吃晚饭是最好聊天的机会。常在一起吃饭,家人就有向心力。睡觉前也是如此,和他们一起祷告。
不要一开口,就是“功课作了没有?”想些不同的话题,是那些他们不能用一两个字就打发的话题。例如 “你看起来很累的样子,怎么回事?有什么我能效劳的地方?”“你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,有什么事讲讲,让我也开心。”“你今天有没有看不该看的东西?作不该作的事?”一旦打开话夹,就耐心带着兴趣,让他们感到你喜欢听。不要分析,判断,但可以机会教育,分享你类似的经验。他们还是相当自我中心,也许听不进你的老故事,但当他们体会你的关爱时,就容易打开心儿来聆听你的经验。
当他们有情绪的时候,要先了解他们的心情,再去了解事情。千万不要把过去的讲话习惯暴出来;“你就是不懂。。”“你该。。”“有什么大不了的。。”这些都是圣经上讲“惹气”的话。快快的听,慢慢的说。如果没什么严重的,听听,就说“是这样的啊。”认同他们的感觉,就够了。他们常为一些极小的事情,理智过不去。但如可能,把握机会,进一步,可以帮助他们梳理他们的思想,如“为什么你会这样想?”“你觉得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处理,或有什么不同的角度来看?”或分享自己过去的经验,如此打开他们的视野,增加他们的智慧。当他们平静下来时,会非常感谢你的。
不要作完美的父母,把自己的负面情绪隐藏。要作真实的,健康的父母。把自己的问题与儿女分享,并求他们为你祷告。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,先通知他们,给你空间来舒缓,让他们看到你是怎么处理的,让他们看到你的祷告,你的眼泪,你的读经。青少年能够从父母真实的一面学习。
阻碍沟通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时间,有时他们想和你沟通,你却丢不下手边的工作,怎么办?我们不是神,永远能够随时倾听。我们要教孩子分辨什么事是紧急,必须父母立刻听的。什么可以等。有位智慧的父亲教儿女一个暗号,最紧急是十级,如果可以等一两个小时的,就是八级,如果可以等到有空再说,是二级。这样让他们学习先思考,再行动。最重要的是让儿女知道你愿意和他们沟通。有位父亲下班回家,已经很累了,只想躲到书房里去安静。结果一打开家门,听见儿子争吵的噪音。两个人都来找爸爸,数算对方的不是。这位爸爸忍着不发一言,内心充满抱怨,静静的听着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,很想跟孩子说,你们自己去解决吧。忽然有个念头“这是神的时刻,祂把孩子的心,完全敞开在我面前”,他挣扎了一会,就降服了,虽然不确定自己有什么能力改变孩子。他单独个别和孩子坐下来,请他们告诉他事情的经过。没有批评论断,让孩子尽情倾诉。心中默默祷告,结果谈到生命本质的问题,引导孩子以崭新的角度来看事情,如此谈一直到半夜。这奇妙的经历满足了青少年儿子的需要,也改变了父亲,看到自己的自私,没有上帝,他无能为力。
现代的青少年因为大部分时间不在家,深受外界,世界的影响。他们知道很多,却凌乱,奇怪,肤浅,而他们却常自以为是。作为他们的监护人,有一个责任,就是把他们内心的想法吸出来,唯有藉着表达,被引导思考,知道其他人的想法,他们才能得成熟的智慧。他们需要有人问,且到点,学习表达,有人耐心听。如果父母不能如此,他们自然会去找同伴,那些和他们一样不成熟的同伴,对他们不一定有好处。所以沟通有个目的,就是如 箴言20:5所说
“人心怀藏谋略,好像深水,为明哲人才能吸取出来。”最近有机会帮助一位“问题”青年,让父母头痛万分,他需要钱,我请他来作一些院子的活儿。但请他每天早到,和我一起查经。其实就是借机多了解他对神的想法。开始他话不多,慢慢开始敞开心门。我向上帝学习怎么问,如在创世纪里,神明知道亚当作了什么,还问“你在哪里?莫非你吃了果子?你作了什么事?”我深深体会到,我的目的不是好奇,而是帮助他藉着表达,他更多了解自己。我虽然有时分享自己的体会,但不是用命令式的。两个礼拜,我们一起工作出汗,一起祷告,一起沟通。奇妙的事真的发生了。他真的有些改变,不再听到抱怨,开始一面打工,一面认真读书。每个青少年都是“可造之才”,他们渴望有人发掘他们,塑造他们,了解他们。有什么人比父母更合适的呢?